读《病魔》后感
《病魔》,作者为委内瑞拉人,阿尔贝托.巴雷拉.蒂斯卡,关于作者和本书的名誉不做多讲,这是上周在南山图书馆借的小本书,160页整,早早就看完了,却不知道该如何提笔来写读后感,即便是我照例想了很多事情,当然这并非我偷懒,也许只是话题过于沉重,亦或是我本身对此了解过少。
有人说:“人在世上,有时候就如一叶扁舟,不知要被风浪吹向哪里。”,可不管风浪怎么吹,最后的终点无非就是死亡,李白有诗云:“生者为过客,死者为归人”,也许不是所有人都懂得这个道理,但所有人都逃避不过这个事实。
小时候,我总觉得人死了躺在那个黑乎乎的棺材木里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情,可有一天,我想通了,如果我死了,躺在那个黑乎乎的棺材木里,感到恐怖的该是别人了,而不是我,所以从此之后,我再也不怕死。
很少有人会在自己活着时候去想自己会在将来某一天死去,更不会去想自己会怎么样的死去,当然,这貌似是有点杞人忧天的想法,活得好好的,又怎么会去想这个问题?可我有时候恰恰就会如此“庸人自扰”,我假设了千百种我死去的情景,可从来没想过我会因病而死,会在医院死去,这也许是我唯一努力回避的场景,直到看了《病魔》这本书。我在害怕死亡么?不,我只是在害怕病痛。
人,从出生那一刻起,就开始腐朽,看得见的,看不见的,谁也无法否认,谁也无法阻止,能在腐朽超越界限之前死去,也许是一件幸福的事情,但这种幸福的事情谁也无法预料自己是否能够把握,也许,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身体,重视健康,努力让这种腐朽来得更慢一点。
在我的印象里,还没有因病去世的亲人、朋友,直到几天前,打电话回家,妈妈告诉我,隔壁的奶奶去世了。乡下的邻居虽然不像城市里这样门对门、户对户,但邻里关系绝非城市里可比,我从小就受到隔壁奶奶的照顾,对于奶奶的过世自然是非常伤心。2012春节过年回家,立马去看望过,老人家受病痛很久了,说话很难受,可看到我后,仍然喊了我的乳名,可当时却没想到这会是我能听到的她的最后的声音。
佛经中常讲,人身难得,犹如须弥穿针,如此偶然的事情发生之后,却偏偏又会由于死去而消退,继续等待着下一次机缘,因为害怕死亡而消沉么?不,正是因为人生的短暂,才让它显得如此珍贵、如此精彩,面对死亡,我并不需要那么悲伤,真正需要做的,是在活的时候,努力去珍惜。
“跟我说话,别让我在寂静中死去。”,我不知道我将来是否会在寂静中死去,但现在,“跟我说话,别让我在孤独中活着。”,谢谢你,我的朋友。
转载请保留地址:http://www.lenky.info/archives/2012/02/1102 或 http://lenky.info/?p=1102
备注:如无特殊说明,文章内容均出自Lenky个人的真实理解而并非存心妄自揣测来故意愚人耳目。由于个人水平有限,虽力求内容正确无误,但仍然难免出错,请勿见怪,如果可以则请留言告之,并欢迎来信讨论。另外值得说明的是,Lenky的部分文章以及部分内容参考借鉴了网络上各位网友的热心分享,特别是一些带有完全参考的文章,其后附带的链接内容也许更直接、更丰富,而我只是做了一下归纳&转述,在此也一并表示感谢。关于本站的所有技术文章,欢迎转载,但请遵从CC创作共享协议,而一些私人性质较强的心情随笔,建议不要转载。
法律:根据最新颁布的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如果您认为本文章的任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以Email或书面等方式告知,本站将及时删除相关内容或链接。
能不能有点出息,看点原版的书啊,不要看翻译的啊~~~